查看原文
其他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11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心自光明 僧伽吒经法门 2023-01-27

请读者以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原著为准。PPT与原著不符之处,请遵照原著!
感恩慧海老师编辑制作PPT以及讲义,感恩大德师兄们整理文字视频等资料。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此生速开智慧成佛,救度众生,不求余果。本内容发布已经取得慧海老师同意。主讲人慧海老师,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多年医生及科研经历,深入研修“楞严独步”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结合生理学制作简要PPT。


楞严经讲义PPT版第11讲



7.富楼那听了“十番显见”及“四科七大,本如来藏”,冒出三大困惑。佛陀答疑解惑,开显“不空如来藏”。

前面我们学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合称“四科”)及七大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都是我们的妙明真心随业力而显相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纷纭万象。用佛教名词理解起来带有一点玄的含义。用医学科普知识来理解则比较容易,人类是靠五种感官来认识世界的,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感官接触外境后形成了六种感觉,由视觉产生了对物质色相的认知;由听觉产生了对声音的认知;由味觉和嗅觉产生了对味尘和香尘的认知;由触觉产生对物质的涩滑软硬及空间移动的认知;再通过第六种感觉,即意识对前五种感觉进行统合,产生知觉。

我们对于大千世界所有认知都基于这六种感觉。如来藏其实就是我们本具的无量的感觉之海。我们在众生位,无量的觉海被肉身限制而成为“有量觉”,而诸佛都是“无量觉”。阿弥陀佛的名号,译为汉语就是“无量觉”的意思。众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都是片段的、碎片化的,所以众生是“有量觉”。

前面佛陀把四科七大全部会归到如来藏妙真如性,开显的是【空如来藏】,就是真心之体性。大千世界纷纭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就是妙明真心。大家听了以后,因各人根基不同,阿难听到此就开悟了,而富楼那听到此疑惑更大了,富楼那已经证得了无漏的阿罗汉果,而且佛陀印证他是“说法第一”。我们来看一下富楼那的三大疑惑。

第一个疑惑:听了十番显见,四科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些法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聋子在一百米以外听蚊子的声音,根本就听不见,更别提听懂了。而阿难只证了初果,现在却开悟了,但他的习气一个都没少,为什么这样?阿难在前面的赞佛偈里面说“不历僧祇获法身”,表明他确实已经从理上悟到法身遍一切处了。

第二个疑惑:既然一切根、尘、阴、处、界(也就是四科七大)都是如来藏而且清净本然,那为什么讲经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这些有为相还显相在我们面前,而且还次第迁流,始终在变化,终而复始地生灭不停?

第三个疑惑:佛陀先前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地性如果周遍法界,又怎么能够容水呢?满世界都是地的话,水放在那?如果水性充满了虚空法界,那你还怎么会有火呢?你说水火二性都是周遍法界的,而水火本来是不相容的啊,真的没法理解了。你说地性是周遍的,满世界都是地,虚空又怎么能够容纳呢?因为虚空是通达无障碍的,而地是有阻碍的。

从这些问题来看,富楼那虽然已经证到了阿罗汉果位,生死大事已了,却还没有开悟中道实相。

第一个疑惑,是因为阿罗汉虽然破除了我执,但是法执还在,还是执外境是实有。第二个疑惑,佛陀前面开示了空如来藏,他就执着于空如来藏这个不显相的理体,把山河大地等有为相废掉了,其实是【执理废事】。第三个疑惑,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执事废理】,地性、水性、火性、风性、虚空性等等这些,其实是如来藏性,他执着于地水火风空的显相,把理体给废掉了。未悟理事圆融统一的中道实相,这是富楼那的问题所在。

这三个困惑共同的根源都是法执。富楼那的证量很深,悟量较浅,对佛陀讲的我空和法空,这二空的含义他还没有理解,尤其对于法空的含义,他还没有理解。阿难的悟量很深,作为一位初果圣人,听了佛陀讲的四科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他当下就胜解现前,知道一切法空,所以悟量很深,但证量较浅,后面佛陀还在呵斥他,就算你把三藏十二部经倒背如流,还不如修一天的无漏业。无漏业是指从八识见分起修的方法。阿难在赞佛偈中说“不历僧祇获法身”,表明他通过听闻佛陀开示,理上已经明白法身理体,说明【理可顿悟】;又说“希更审除微细惑”,还要请求佛陀要帮助他除去见思惑和无明,说明【事须渐除】。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分析,执理废事和执事废理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说中道实相必须是理事圆融不二,应该怎么个圆融法?

藏传佛教有很多宗派,包括唯识、中观,中观又分为中观自空、中观应成、中观他空。《楞严经》和中观他空派的观点基本上一致,主张万法的显现虽空,但皆有体性,也就是如来藏。

表格最左边,我们本具一个【妙明真心】,“妙”是指真心的体性(理体)是不动不灭的,“明”是指真心又能够随缘的照明、起各种事用,“妙明”就是指不变的理体同时能够照明而起随缘的妙用。用《大乘起信论》注解,一心开出了二门:一扇真如门,一扇生灭门,称之为“一心二门”。真如门和生灭门其实是圆融于一心的。在《楞严经》里面,叫【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空和不空也是在一心之内的,不是说有两个如来藏的体性。不变的理体本自寂灭,所以才能够成为首楞严大定的定体;但是又能够遍照十方,随缘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所以又能成为首楞严大定的照体,起智慧观照。

看一下这句原文,【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离一切相”,离开一切浮尘幻相,就回归到自性了,也就是不变的理体。

“即一切法”,不变的理体当下就随缘显相为世间的一切万法。

打个比方,桌子、喝水杯、手机、唐卡、灯和建筑等,这些东西已经显相出来了,我们要离这一切的相,找到他们共同的本源,也就是真心不变的理体,空如来藏,这就是“离一切相”。真心不变的理体,随各种因缘而显相出上述的物品,这就是不空如来藏,所以叫“即一切法”。我们经常说性相不二,以桌子为例,桌子这个相,是由我们真心不变的理体,空如来藏显相出来的,如果在桌子以外再去找个额外的真心,那就错了,因为桌子就是由真心显相出来的。

再比如,面包(显相,不空如来藏)是由面粉(真心理体,空如来藏)揉和发酵以后烤出来的,用面粉做出了五、六种面包(显相的多样性),现在你把面包都吃掉了,再去找额外的面粉,肯定是找不到的。性和相也是一样,本来就是圆融的,是一个东西。“性”是指所有显相背后共同的本源,“相”就是由性显出来的。这就是“中道”。

再来看“双非双即”:一切俱非,一切俱即,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一切俱非”:我们的妙明真心,要说它是什么,其实什么都不是。

“一切俱即”:如果说真心什么都不是,这些桌子、板凳、坐垫、唐卡,乃至我们的色身、灯光、声音、檀香味,这一切确实又都是由我们的真心显相的,所以真心又什么都是。

“离即离非”,真心远离是或者不是这两种边论。

“是即非即”,真心既是一切万法,又非一切万法。

大家有没有觉得中道很难把握?掌握真心的核心特征,就能很快把握中道。真心有两种特征,一是本自寂灭,如如不动的理体,这是空如来藏,修行上又叫【空门】;二是真心同时又能随缘照用,起各种具体的用途,这是不空如来藏,修行上又叫【有门】。不变随缘,空有不二,就是中道。 

从实修角度来看,禅宗从空入手,从空门进入,凭借自力进入甚深的禅定,去证法身理体,亲见自性佛,然后再从空出有,广行菩萨道,破尽无明,证悟中道实相。净土宗从有入手,从有门进入,主要仰仗阿弥陀佛的他力救拔,寄望于到达极乐世界后,常随佛学,与诸大菩萨为同学,尽快证悟中道实相。

无论是从空门入手,还是从有门入手,最终目标都是证悟中道实相。

空门和有门的修行,从成功率的角度来看,可以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话“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为什么两个门的实修方法,成功率的差别这么大?因为众生在因地,业力深重,累劫累世造作的恶业,如果恶业有体性的话,虚空都融不下。以蚂蚁般微薄的力量(比喻众生因地的道力或法力),要爬到须弥山顶(比喻证悟中道实相), 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借助他佛的神通道力,则非常容易。自力拯救被龙树菩萨称为“难行道”,他力拯救被称为“易行道”。

回到富楼那的问题。根、尘、阴、处、界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怎么又生出了山河大地?地、水、火、风、空五大是互不相容的,为什么又说它们都是周遍法界的?富楼那问题的核心是没有把握住真心不变随缘的特征,根、尘、阴、处、界也好,地、水、火、风、空也好,这些千差万别的显相,即不空如来藏,都是由空如来藏这个不变的理体随观察者的业力而显相的,不同业力的观察者会看到不同的显相。人类看到的一条河,另外五道众生看到的可能是火、脓血、甘露等等,显相是完全不同的。而在空如来藏层面,空无一物却又含藏万物。

所有众生的如来藏完全相同,在凡夫,哪怕是一只蚂蚁、一条蚯蚓身上,如来藏没有少一点点,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究竟圆满的佛陀身上,也没有多一点点。所有的众生完全平等地拥有相同的妙明真心,区别就在迷和悟。

关于如来藏是多少个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不一不异】。因为每个有情众生都有,所以不是一个,但所有众生的如来藏又完全相同,所以是不异的。

印光大师讲的非常好,我们是因地凡夫,业习深重,如果执着于理体,说我们有自性佛,也可以修成佛果,问题是要修到什么时候才能修成?中途会不会退转?能否生生世世获得人身?如果借助于他佛之力,就会很快,到极乐世界,至少先避免堕三恶道。如果不去极乐世界,我们每个人堕三恶道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阿赖耶识里的善恶种子太多了,哪个种子先成熟、哪个种子后成熟,自己把握不了。比较靠谱的修行路径是,先到净土避免堕三恶道,再跟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继续修。虽然知道自己是自性佛,但我们还在因地,要面对这个现实。

对于理事不二的中道,能够圆融起来看确实是不容易的。执着于理的人认为自己是自性佛,靠自力去修,否定他佛的借力,就是执理废事。另一方面,如果不去听闻究竟了义的佛法,就念阿弥陀佛,认为念佛是因,佛接引是果,只要肯念,佛肯定接引,这就是执事废理,不知道自己是自性佛,以为就是他佛来把我这个凡夫接引走。

执事废理的风险在于,虽然你在念佛,由于不知道周遍法界的理体,信得不真切,到极乐世界可能会待在边地疑城。在《无量寿经》讲的非常清楚,如果没有把惑断掉,比如有人说,念阿弥陀佛吧,佛是大慈大悲的,你只要相信佛,然后念佛,他就会把你接去的;在念的过程中,你可能无法生起深信,你在娑婆世界总是看到粗的、污秽的显相,很难相信真有极乐世界那么清净的显相,更难相信到了以后身体是跟佛陀一样的“金刚那罗延身”,金刚不坏身,寿命也是无量的。在未能深信却又念佛的情况下,你还是可以往生的,只是内心深处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就只好待在边地疑城。

所以说,理事圆融对于求生净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把这个表格搞清楚了,从理上明白了真心是能够化现万法的。一旦你脱离了娑婆世界的五蕴之身,到极乐世界以后,马上就有神通。想让桌子变成一个上海市这么大,马上就变成上海市这么大,想让它变成一个戒指戴在手上,就能变成一个戒指戴在手上。这是因为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你的心力已经非常强了,而且没有五蕴的束缚。

那么边地疑城是什么情况呢?如果你不明白理事圆融的中道,信得不真切,到极乐世界后,就会待在一个超级大的莲花苞里面不能出来。莲花苞里面的物品、场景都不能随你的心力而随意变化,一直就那么大。而边地疑城外的人,可以随心力的想象,随意变化物品和场景,疑城里的人就没办法变化,因为这些人不知道也不相信自己的心本来就拥有这样的能力。

无论是极乐世界还是娑婆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其实都是我们的六根感知到的六尘显相。同样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在娑婆世界,六根感知的是有染的不净六尘,而在极乐世界,六根感知的是清净无染的胜妙六尘。如果你不明理,不相信自己能变化莲花苞和所住的宫殿的大小,以及餐桌的大小,就一直呆在那里五百年,没有佛法老师过来给你上课。当然,待在那里也很享受,待遇等同于忉利天宫,也是天人的待遇,比堕入三恶道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但用《无量寿经》的话说,这五百年也是蛮苦的。如果能够听闻《楞严经》、《法华经》或《华严经》等大乘了义经典,明白自己的真心是能够化现万法的,能够随缘起各种妙用的,这一期的五蕴之身一卸妆,到极乐世界后,马上妙用就都能出来。

执理废事的修行者,很多人迷信“唯心净土”、“当下就是净土”等等口头禅,反而不相信极乐净土,也就不会求生极乐净土,一心想即身成佛。印光大师描述这类人是志大才疏,结果绝大多数仍在轮回,隔世便堕入三恶道。按照永明延寿大师的说法,就算理上开悟了,真正自力解脱的人只有十分之一。

而执事废理的修行者,要么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要么求生净土,但因为信得不真切,去了以后待在边地疑城,如果幸运的话,修行中遇到善知识,或者在临终前遇到善知识开导中道妙理,得以明理,那品位就比较高了。

妙明真心就是中道。我们的妙明真心是不变随缘的,也就是【寂而常照】的, 不变即是本自寂灭、随缘即是常照十方。每次实修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不断地去熟悉真心的特征。大家现在听颂钵的声音,你能够感知到能听的心是不动的,也是不生灭的,并不随着颂钵声音的高低起伏而有变化,也不会随着声音的动静而不停地生灭,这就是【寂】。同时你又能够了了分明地觉知颂钵的声音确实有高低起伏,有音量大小,中间有动有静,这就是【常照】,真心在随缘起用。

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寂而常照】的“照”,分为两种照法:

1.向外照:向外照用,产生见闻觉知的功能,显相世界、山河大地等有为相。众生在因地向外照,就会攀缘有染的六尘,轮回不息。诸佛菩萨向外照,可以接引、摄受、救度众生。事实上,对于证得法身的诸佛菩萨,不存在向外或向内的分别,说诸佛菩萨向外照是一种方便说法。

2. 向内照:众生在因地,以真心本具的照用功能,不照六尘,而是返照本自寂灭的真心,这就是《心经》开头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向内照,可以将五蕴的幻相一层层地照空,露出常住不灭的、遍十方界的法身。也就是文殊菩萨说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向内照,必将证得无上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也是向内照,反省自己。但方法上有本质的不同,曾子是用独头意识在照,不是八识见分在照。

修耳根圆通,就是向内照。最复杂最高深的佛法,其实是最简单的方法:第一步是找到真心,熟悉真心的特征,第二步是安住于真心,以真心本具的照用功能,去照本自寂灭的真心,不要再做任何额外的事情。就这样,等着【沙土自沉】, 五阴破尽,等着成佛。大家明白了显相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最究竟的修行居然如此简单。

当然,冷水还必须得泼,虽然修行方法很简单,成功率却很低。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开示,靠自力,能破一、两个阴的修行者都寥寥无几,更别提五阴全破了。若非法身大士再来,现生破尽五阴几乎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分享《楞严经》最核心的内容,也是经中最艰涩难懂的部分。

为了学明白《楞严经》,我看了很多注解,有些注解者自己都没弄明白,读者更是云里雾里。非常幸运的是,我们采用了圆瑛法师的教材,他从二十四岁到七十四岁不断的体悟和验证《楞严经》,由复杂到简单到最简单,突然一下子悟的很透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非常简单的。我们今天就站到巨人的肩膀上,直接享用圆瑛法师的劳动成果。在此先感恩这位佛法老前辈,引路人和善知识。

富楼那认为,在真心本觉上再安上一个明,才能照明、随缘起各种各样的用途。佛陀指出这是“头上安头”。富楼那认为真心就是寂灭的,前面佛陀开示空如来藏,他就认为真心是一个空空洞洞的空性,必须在本觉之上再安一个明才能随缘起用,他不明白真心本具寂而常照的双重特征。

佛陀告诉富楼那,如果在本觉妙明的头上再加一个明,就变成了妄觉妄明, 也就是无明。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元清净体】。真心本来就具有见闻觉知全部的功能用途,你在此基础上再立一个知,加一个明,就成了无明之本。不要在本觉头上安头,这个本觉就是本自清净的涅槃妙心了。

我们用三张流程图来解释这部分内容,这里佛陀将重点开示佛法最核心的问题:世界、众生和因果的显相原理,同时也就是众生迷惑、造业进而受苦报的具体过程(惑业苦的形成过程)

佛陀把这些内容称之为【胜义中真胜义性】。佛陀在讲方等系经典,般若系经典时,将理体称为胜义谛。莲花生大士开示过,如果把俗谛(世俗谛,事)和真谛(胜义谛,理)对立,那就不是真正的胜义谛了。真正的胜义谛,也叫第一义谛,是指世俗谛和胜义谛两者是圆融统一的,理和事是圆融统一的,也就是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是圆融于一体。名词很多,意思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真心不变随缘,寂而常照,无形无相的真如理体,可以随缘显相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佛陀说这些内容将【令定性声闻缘觉,未得二空者,回向最上乘。

二空,第一是人空,第二个是法空,其实就是要破我执和法执,定性声闻和缘觉破了我执,法执都还在。他们不明白外境其实并真实存在,只是我们自心的化现。所以要令这些人回向“最上乘”,也就是【一乘寂灭场地】,也就是《法华经》里讲的“一佛乘”。

同时佛陀要借此机会开示众生真正的“阿兰若处”。阿兰若是指佛陀亲自规定的远离人群七公里的地方作为修行场所,这样比较清静,不容易受干扰。佛陀在此处说的【真阿兰若】是指八识见分,如来密因,这是真正的修行处。

7.1    总论:本觉真心因一念不觉,历经八步,显相万有(★★★★★)

本觉真心可以显染法和净法。前面详细的分享过染因和染缘、净因和净缘。因为《楞严经》的当机者是阿难和富楼那等大众,也是为了未来的末法时代众生, 佛陀所讲的就是在娑婆世界显相染法的原理和过程。我们用 PPT 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现,比较容易记忆和理解。前面粗略地讲过两次,这一次直接原文解读。

请对照 PPT 的流程图。

1.【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第一念无明

我们的本觉真心(也即空如来藏,真如理体),此处称之为【性觉】,本具觉知和光明照用的功能,因为一念不觉而有了无明,在本觉本明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明,变成了妄明、妄觉。第一念无明叫做独头无明,没有任何原因。关于这一点,外道对佛法有很多的质疑,富楼那的质疑也是非常大的,后面富楼那会问得很详细。这个独头无明,能够覆盖本觉真心,觉察不到本觉真心的存在了,又能显相万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显相,都是由第一念的无明造作所产生的。如果真要去找所谓的造物主,这个造物主就是第一念无明,就是我们的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显相了万有。量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研究意识是如何影响我们对于世界实相的观察的。而此处佛陀讲的是最清楚不过了。

2.【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虚空

有了无明的力量,本觉真心的真空之境(空如来藏无形无相)晦昧浑浊为虚空之境,就有了【业相】,本觉已经不是所明之妄觉,由于妄明而立了一个虚空的对境。

3.【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八识见分

虚空之对境被虚妄地安立出来后,本觉真心本具的能知能觉功能,即真心的智慧之光,就被无明力暗淡为八识的见分,产生了“妄能”,就有了【转相】,也就是第 2 讲帮助大家找过的闻性或见性。这个“妄能”,就是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能嗅的那个东西,也就是如来密因,众生的因地心。

妄能对着虚空目不转睛的看,定要看出什么东西来,结果就会结暗成色。

4.1   【无同异中】

无同异就是指虚空,不能说虚空是同还是不同,因为虚空就是一个境界,还没有其他不同的境界出来。

4.2   【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八识相分

见分盯着虚空使劲看,定要见到什么,盯久了,结暗成色,就出现了空中华。这时候就“炽然成异”,千差万别的微细境界相就出来了,也就是【现相】,形成了八识的相分。这些还不是可见的境界,非常微细,是未来要显相的基础,世界、山河大地、包括我们身体等要显相的基础,需要经过六识造业以后才能形成可见的粗相。这些境界是单纯由惑而现,所以属于同分妄见。

4.3   【因异立同,同异发明】

有了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境界相后,才感觉到虚空的存在,因为虚空是同。此时,虚空的同和境界相的异,就被八识见分感知到了,无论是虚空还是千差万别的境界相,妄能是一个。

4.4   【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无同就是不同,境界相是不同的;无异就是相同,无论是虚空还是境界相, 都是由八识见分感知到的,就觉知而言是无异的。

到此,本觉真心因一念不觉,兴起了三种微细的无明之相,也就是【业相】、【转相】、【现相】,合称为“三细”。

5.【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第七识

八识相分这种微细的境界出来后,境风就会去吹动八识见分,相分扰乱见分,互相对待,就产生了第七识,起了【智相】,开始起智分别,执外境为实有,这就是【俱生法执】。第七识的念头速度极快,犹如瀑布,念念相续,不相逾越, 起了【相续相】,开始恒审思量,分别善恶,这就是【分别法执】。

第七识向上执八识见分为“我”,向下将八识的种子运出来,通过次第生起第六识和前五识而起现行。接下来就要进入显相阶段了。

6.【发尘,自相浑浊】:第六识

随着执取的加深,全部强化“我”和“我的”的这种二元对立和执着,意识活动就产生了,起了【执取相】,这就是【俱生我执】。进而开始到处贴标签,计名字进行更深的分别,起了【计名字相】,这就是【分别我执】。有了执取相和计名字相以后,清净的本觉真心完全扭曲,更加浑浊不堪,形成了第六识的“遍计所执”,到此意业就造出来了。

7.【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前五识

依五根而生起前五识,产生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叫【起业相】,身业和口业都造作起来了。前五识生起来后,相分的细境就被感知到,成为了显相的粗境界,通过眼球、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皮肤接触外境,感知到桌子是硬的、铁的,因为前面第六识已经贴上了桌子的标签,手能感知到桌子的存在并且是硬的,桌子就这么显相出来了。

其实我们看到的所谓外境,就是八识相分通过前六识造业而显相出来的。

8.【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虚空是同,世界的森罗万象则是不同的,这些同或不同的外境就显相出来, 变成真实存在的有为法了。这就是【业系苦相】。

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和业系苦相,这六种粗相,合称“六粗”。六粗已经开始起智分别,造业,显相可见的外境。

无形无相的本觉真心,因一念不觉,历经“三细六粗”的显相流程就是这样的。这个分析框架是圆瑛法师引用《大乘起信论》的内容。如果把这张图和五蕴做一一对应,可见的显相是色蕴,前五识是受蕴,第六识是想蕴,第七识是行蕴, 第八识是识蕴。

《楞严经》讲显相的原理和过程非常地透彻,其他经典没有这么详细地讲。理解了显相原理和过程以后,对《地藏经》、《无量寿经》、《华严经》就会生起巨大的信心,自己基本上可以看懂。《地藏经》里讲地狱道、饿鬼道的显相,《华严经》讲菩萨实报庄严土的显相,《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描述极乐世界的显相,也是这些程序。只是有净和染的区别,是否有佛力加持的区别,显相过程原理没有不同。

《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所以,无论禅宗、净土宗还是密宗,任何修行法门或宗派,修行目标都是要破 88 品见惑、81 品思惑、42 分无明,亲见自性佛和唯心净土。

按龙树菩萨的分析,达此目标,禅是难行道,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为什么净土是易行道?

因为对于佛国净土的显相,因地众生的心,依靠自力是没有显相能力的,我们因地众生的一念心中,有 88 品见惑(欲界 32 品,色界和无色界各28 品)、81品思惑(欲界 9 品,色界和无色界各 36 品)、42 品无明(生、住、异、灭四相,后三种各 10 品,生相 12 品),累世形成的业力习气实在太重,根本无法显相清净的佛土,要靠自己的禅定力去破掉上述见思惑与无明,成功率是极低的。

幸运的是,虽是因地罪苦众生,阿弥陀佛一个也不放弃,在佛力的加持下, 我们的有染之心,仍能于梦中、定中、往生时显相净土,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说的, “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今天这张显相流程图,是贯通一切大乘经典的。以前你看《华严经》可能不太敢信这么玄妙的境界,看《地藏经》可能会觉得什么夹山地狱、粪尿地狱、拔舌地狱等各种地狱,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无法相信;但事实上都是由前六识造业以后,把八识相分扒出来显相的,都是你心里面的东西。阿罗汉不知道这些幻相都是八识相分,执着外境是心外实有的,就有了法执。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10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9(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8(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7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05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4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3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2 ( 视频加图文珍藏版)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PPT版 01(视频加文字珍藏版)

中国首部以真人演绎的佛教电影《首楞严演义》第一部

圆瑛法师用整整半个世纪注解《楞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